首页
讲师
讲师视频
讲师课程
授课见证
培训需求
行业资讯
登录
|
免费注册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共为您寻找到
494
篇讲师授课见证
默认排序
浏览数
发表时间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黎静坤
道德经
66章
国学管理
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以其
陈益峰
《
道德经
》全文及其译文
易经风水
文/陈益峰 《
道德经
》之一章 原文:道,可道,非恒道。名,可名,非恒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僥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
三明子
道德经
—解释6
国学文化
视之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“夷”,听之不闻名曰“希”,搏之不得名曰“微”,此三者,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道体本无形声,故不可以见闻求,以手圆而聚之曰“搏”,致诘穷究也
三明子
道德经
—解释11
国学文化
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,侯王若能守,万物将自化,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,无名之朴亦将不欲。不以欲静天下自正。道体无为,而其用至广,《中庸》所谓费
王文明
道德经
解惑(8)
国学管理
140.天道与人道141.管理的大未来142.东方哲学与管理应用143.管心144.善结无绳约145.慎终如始146.物壮则老147.功成身退148.解压149.度
黎静坤
道德经
56
国学管理
原文 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;挫其锐,解其纷;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;故为
李发海
不贪得胜与《
道德经
》
国学管理
围棋十诀,是宋代围棋大师王积薪所立。即:不得贪胜,入界宜缓,攻彼顾我,弃子争先,舍小就大,逢危须弃,慎勿轻速,动须相应,彼强自保,势孤取和。围棋十诀,历来被中外棋手
张志强
《水浒传》分享导读
水浒传
国学
道德经
组织建设
中华文明
一、从中华文明历史大背景中寻找《水浒传》的文化定位 中华文明五个阶段 第一、玄起: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远古时期,河图洛书出,五千多年前的伏羲创立八卦,教民用网渔猎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62
国学管理
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(天下万事都有它们的初始),以为天下母(可以说是天下万事的起点)。既得其母(既然知道天下万事的起点),以知其子(就能知道天下万事的结果);既知其子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42
国学管理
译文1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,勤勉地遵行。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,仍是似懂非懂、若有若无的样子。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,大声嘲笑。若不被这种人嘲笑,那还叫真道吗?2所以《建言书
上一页
1
...
12
13
14
15
16
...
下一页
共 50 页
相关搜索: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讲师授课见证
Copyright©2008-2025 版权所有
浙ICP备06026258号-1
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
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讲师网 www.jiangshi.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-省时省力省钱
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: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
梁俊景
律师 李小平律师